公元1世紀左右,銅雕寺廟香爐雕塑,南下攻克了印度西北部,建立了貴霜王朝,并定都于犍陀羅。到公元2世紀前期第三代王迦膩色迦王時,貴霜王朝國力強盛,銅雕寺廟香爐雕塑推崇佛教,并效仿阿育王在其境內大建寺塔,雕鑿佛像,開鑿石窟寺,用銅鑄成銅雕佛像,現稱銅雕。
又由于香爐雕塑曾在公元前一度征服波斯后侵入過印度,雖然時間極短暫,卻使希臘,波斯的藝術風格在印度扎了根。所以貴霜王朝統治時期,其佛像的雕刻,也具有了希臘化特色,香爐雕塑多集中于犍陀羅地區,又被稱為犍陀羅造像。犍陀羅造像被認為是印度情感和希臘美的和諧組合,其特點是面形橢圓,鼻高且直,鼻梁直通額頂,雙眼微陷,水波紋發,唇薄嘴小,香爐雕塑是佛像藝術的雛形。
銅雕寺廟香爐雕塑模仿希臘神像創造出了佛像,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出了佛像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。